北京市產業化公租房面積突破500萬平方米
日期:2017-06-15 / 人氣:
由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開發建設的臺湖公租房現場正緊鑼密鼓地推進施工。這塊公租房用地將為朝陽區5000余戶符合條件的群眾解決住房需求。
目前,保障房中心實施或計劃實施住宅產業化的項目共計53個,房屋總套數為88186套,地上總建筑面積為539.5萬平方米,以每戶60平方米計算,可以滿足近9萬個家庭,約30萬人口的居住需求。其中10個公租房項目實施了全過程裝配式建筑技術。
今年國務院提出了在10年左右時間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按照這個標準,臺湖公租房項目從項目策劃階段開始,就全面導入“住宅產業化”的實施理念。以臺湖公租房為代表,自2011年開始,保障房中心已在50余個項目中采用了“住宅產業化”的建筑施工理念,自建項目住宅產業化實施率達到100%,其所屬的燕保·馬駒橋家園和燕保·溫泉家園項目即將進入配租入住階段,這兩個實施全產業化的公租房項目,將為住戶提供更綠色環保和舒適的居住體驗。
住宅產業化即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結構裝修一體化、維護保養專業化、過程管理信息化、建筑應用智能化。建筑工程一般要經過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裝飾裝修、建筑屋面等9大分部工程,但主體結構和裝飾裝修,這兩個方面占到工程總量的60%左右。
保障房中心一方面以裝配式結構為主導建設公租房,另一方面以裝配式裝修為主導裝修公租房。保障房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住宅產業化的項目落地,核心要義在于全面落實綠色環保理念。目前,保障房中心實施或計劃實施住宅產業化的項目共計53個,房屋總套數為88186套,地上總建筑面積為539.5萬平方米,其中的10個公租房項目實施了全過程裝配式建筑技術。
保障房中心采用的裝配式結構產業化技術與傳統現澆剪力墻結構相比,在綜合用工量上減少約35%,施工用水用電減少約22%,建筑垃圾量減少近40%,木模板量減少約35%。
目前,保障房中心實施或計劃采用裝配式結構產業化技術的自建項目為15個,房屋總套數約為41990套,地上總建筑面積約為264.1萬平方米。其中已竣工項目3個,房屋套數為6054套;在建項目7個,房屋套數為21144套;計劃項目5個房屋套數為14792套。除了結構產業化,保障房中心已完成或正在采用實施裝配式裝修的項目共計48個,房屋總套數為82916套。
與傳統裝修相比,采用裝配式裝修在工期和用工量方面各減少50%以上,裝修材料重量減輕約64%,具備裝配速度快,質量穩定可靠,自重輕和便于后期維護等特點,節材節能效果明顯。
截至目前,保障房中心已投入運營3萬余套公租房,既有傳統裝修公租房,也有裝配式裝修公租房。
編輯:e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