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報告:數字化建筑領航者——勝券在握
日期:2018-03-23 / 人氣:
摘要:
1. 建筑業與制造業及零售業相比生產力差距50%-60%,而且近20年從未縮小,同時也是建筑業機會。
2. 建筑業是所有行業中數字化程度最低的,投入產品和研發的支出少之可憐,資金將如滔滔江水注入建筑技術領域(新型數字化解決方案)。
3. “新型數字化”將在三個方面、四個領域創造增值型解決方案——
三個方面包括:現場,后勤辦公,協同;
四大領域包括:物聯網,機器人與自動化,流程數字化,AI。
4. 行業壁壘逐漸被打破,先行會獲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5倍的收益,要大膽雇傭新型人才(跨行業人才)。
5. “隨機應變”已經是非常冒險的過程,“快速跟進”已經變得越來越慢,學習能力不同拉大了差距。
6. 數字化和工業化是行業發展的自然結果。
7. 堅持核心戰略和創新模式必須兩手抓。
以下內容來自麥肯錫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Dr.-Ing. Gernot Strube在第五屆iTWO World 2017全球峰會上的演講。

今天我想跟各位分享我們對建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與機遇的觀察,然后探討介紹一下現有的建筑數字化解決方案,并分享建筑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應該采取的數字化戰略及舉措。
行業趨勢與機遇
建筑業:從引領創新的佼佼者到落后的追隨者

追溯全球發展進程,建筑業曾是技術創新的領導者。幾個世紀以前,許多創新發生于建筑業。比如帝國大廈,它在當時的建設是超前的。放眼現在,通過一些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建筑業已經遠遠地落后于其他行業。生產力增長落后,幾乎為零。如果我們對比其他三大領域——現代農業、制造業、零售業,這些行業的過去與現在已經發生了翻天巨變, 但是如果你對比幾年前的建筑現場以及今天的建筑現場,你很難發現任何變化。
當項目進度滯后,當建造成本增加
當我們在建設5億甚至10億的大項目,如果建造成本比原計劃增加了80%,工期拉長了20個月,此時被毀掉的不僅僅是項目,參與項目的企業也會被壓垮。
技術創新推動建筑生產力革命

我們對建筑業的發展做了追溯和分析,去年iTWO World 2016峰會上,我給大家展示了一個數據——建筑業生產力與制造業生產力之間的差距達50%,而這個差距從20年前至今沒有縮小過。所以我們再一次做了追溯和分析,如果把所有能想象的原因放在一起研究,又會得到什么結論呢?要想得出每種原因的影響百分比并非易事,但如果我從表格最底下的數據看起:推動建筑生產力提升的進步空間共達50%-60%,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接著我們把每一個因素拆分,無論是承包合作、設計規劃、供應鏈管理、施工執行因素,或是影響建筑行業最關鍵的技術因素,還是把建筑業與其他行業區分開來的綜合實力建設因素,只要你把這些因素一個個攻破,那么差距一定越來越小。因此,我認為推動建筑領域生產力革命的手段有兩個,一是我們目前已掌握且需加強運用的創新技術,另一個可歸納為剩下其他皆與技術緊密相連的因素,所以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技術革新是推動建筑生產力巨變的核心力量。
研發和IT技術低投入,數字化不顯著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建筑業幾乎是所有行業中數字化程度最低的,我們投入產品研發和信息化的支出占比少之可憐。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我們在制定發展戰略時,要把信息化考慮進去,預估它將為我們帶來的發展潛力,而最大的挑戰應該是我們要如何激發這些潛力,提升發展空間。我認為我們要把考慮到的通通結合在一起。
新型數字化解決方案
風險投資公司加大對建筑技術的投入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建筑技術的投資情況。如表格顯示,過去九年我們一直都在研究建筑數字化領域和建筑技術的投資情況。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可以看到資金從2012年開始持續增長,2015年突破性地達到了5億,我們認為未來還會繼續增長,并且會有更多的投入進建筑數字化技術。這是一個飛躍的發展。風平浪靜一個世紀后,此刻,你將見證如滔滔江水般的資金流融入建筑技術領域。
圍繞三大區域,創造增值型解決方案

我們分析了一下現有的解決方案所應對的技術領域。圖標中藍色圈圈的大小表示某個技術領域獲得投資的公司的數量。
我們把所有解決方案分為三個技術發展領域。一個是施工現場:現場施工,所有物料、機械管理等。黃色這個技術領域是后勤辦公室,關于計劃、設計等工作。然后深藍色這一塊是協同合作,協作讓復雜的環境中的事情變得更容易。我們把這些眾多的解決方案分為大三領域,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面臨的復雜的市場環境。
技術革新,蓄勢待發

我們把現有的解決方案分為三大技術發展領域,現在我們再把它進行進一步的劃分??萍寂c數字化又分為四個領域:第一個是連接和傳感,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物聯網世界”;第二個是“機器人與自動化”,讓科技幫你做事;第三個是“流程數字化”,能減少操作失誤且智能優化工作流程;最后一個是“智能分析”,最終會演化成人工智能。當你把四個領域組合起來,你會發現如果把其中一些基本的技術聚焦起來,要實現建筑生產力60%增長并非難事。很顯然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單一型解決方案,而更多是組合型解決方案和該怎么理解它。從智能分析開始,然后右邊你可以看到5D BIM技術,我們特意加上更多維度,因為接下來我會更多地分享如何促進建筑生產力60%增長及其如何運用于資產管理。另外我覺得對數字化成效管理的討論也具有重大意義,項目運營的成效仍然是我們面對的大難題,數據缺失嚴重、數據整合能力差是部分的原因,而另外的原因在于如何在在龐大且復雜的環境中利用這些數據管理項目的績效。
整合資源,提升商業價值
我們還對這些技術對各行業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從石油和天然氣到廠房建筑、房地產等等,研究這些技術對于不同行業的生產力和效益的影響。我們還根據不同領域的特定費用結構,去估算將會減少的支出。然后你就看到了上圖的數據范圍,因為我們對多個行業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從中你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單一的技術獨占鰲頭,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另一個重點,并不是應用了上面所提到的其中一項技術,發展了其中的一個領域就一蹴而就了。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這個復雜的運營環境中,整合地應用所有的這些技術,發揮他們各自的效益以最終達到生產力60%的提升。
掌握數據和管控全局成為管理者之需

另外一個我想分享的是,就像RIB 集團CEO托馬斯·沃爾夫做介紹演講時提到過的一樣,當我們談及建筑業中的解決方案,從后勤辦公室到施工現場到團隊管理,有各種的分散工具,要運用這些眾多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特別是你在運營一個大項目,你還需要處理更多的外部數據。這時你需要的是一個核心平臺把所有這些數據整合分析,這是至關重要的。
數字化戰略及舉措
數字化已成行業發展之必然趨勢
企業存亡之關鍵

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我們做了分析,這同時也是我們作為咨詢集團的益處,我們可以考察各個行業。在數字化時代的洪流之中,建筑業處于落后的位置,這時我們就可以參考其他行業在數字化進程中的經驗。例如,數字化媒體,這可能是第一個受數字化沖擊的行業。然后延這個曲線看下去是零售業、通信業、在這些行業不斷涌現了一些技術革新型企業。
致建筑業:來自其他領域的九條真理

我打算花點時間深入探討,縱觀其他行業領域的發展過程,我們能否總結出對建筑業有指導意義的經驗。如圖,黃線以上的內容是我們從其他行業概括出來的結論,我們已將其轉化成對建筑業有所啟發的經驗。
請看第一點非常重要,隨著數字化的發展,一定比例的價值或利益會直接在消費者和終端用戶身上體現。也就是說盡管企業掌握了節省開支的方法,不代表就能夠馬上得到50%利潤,這會被競爭所抵消。但如果放棄競爭,你的對手便可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盈利,而你若達不到最低成本水平,最終你會被市場慢慢淘汰。
行業間的壁壘正逐漸被打破。行業間的交易成本已經逐漸下降為零,這意味著盡管有眾多行業分化,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管控一切。我認為過去整個建筑行業的各個環節處于“各自為政”的分化狀態,我們為之付出了生產力低下的代價,但過去終將成為過去式?,F在,平臺的出現正改變著建筑業格局,如數據平臺、材料供應平臺等等,我們正在目睹這些革新的變化。我們還會想什么時候建筑業能有自己的“亞馬遜”?當今,確實迫切需要有這樣一個平臺可以整合各種獨立在外的分銷系統——YTWO應運而生。
所謂勝者得天下。我們非常重視這個研究,因此做了很多調查,分享了眾多數據,也目睹了很多行業經歷了數字化的動蕩發展周期,有些獲得一席之地,有的卻一敗涂地。無論在哪個行業,最先行動者會獲得高出行業平均水平的2.5倍收益。
“隨機應變”策略其實是一個進步緩慢且非常冒險的過程,尤其是在我們行業。如果你甚至連應對改變都做不到的話,也許你還能撐個15-20年,殊不知此時坐在木板上于大海漂浮的你可能下一刻就被吃掉了。
傳統的交易相當古老且腐朽,但隨著社會透明度越來越高,你可以分析所有的情況和規則,新的交易方式也無須再花一分錢。這給建筑業帶來了啟示,我們將看見有兩件事情同時發生。由于建筑行業的架構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所以數字化與工業化同時進行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再比如,拿與建筑業同樣復雜的航空業作比較,正因為他們有更加完善的架構,因此他們只花一天便能創造出兩架飛機,那相當于2座20層高的住宅樓。這值得我們深思。
數字化趨勢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來,各行業源源不斷地冒出新起之秀,我們行業也不例外。但已扎穩腳跟的企業卻有著獨天得厚的優勢,他們可在現有規模上擴展更大的可能。我認為在我們行業有一點很特別,當我們在運營一些大型項目,品牌意味著信譽,消費者、贊助商、發展商等等,他們皆相信你的運營能力。如果你是一家已經發展起來的企業,將要負責運營一個五億的項目,我不太確定你能獲得多少融資,但是你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并且現在就必須行動,否則一旦被競爭對手追趕上,則為時已晚。所以我認為借鑒其他行業的數字化發展經驗,使之轉化為我們自己可用的經驗是很有必要的。
行業內外越來越重視戰略意識
越來越多的企業漸漸行動起來。但是公開的信息和實際情況不一定總是相符的。過往常常令我感到失望的是,有一些企業在大眾面前宣稱一件事情,實際上卻做不到,因此我不會再輕易相信市面上傳播的輿論。但這個現象卻從另一側面反映出人們很在意未來發展的趨勢。
未來,三步之遙
我們更多想要探討的是這三個步驟究竟是什么?建筑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應怎么制定數字化戰略?
1. 策略方向與管控
你需要建立“三步走”行為模塊。首先,我見過一些公司的發展戰略,我傾向于稱之為科技導向。這些公司把AR、無人機、BIM技術制定為數字化發展策略,我告訴他們:這不是戰略,這只是驅動發展的手段。你要定制自己的戰略,清楚自己所在的特定領域的商業特點,想要實現什么目標?創造什么價值?給市場、客戶和項目合作伙伴帶來什么新品?接著讓思路稍微放緩腳步,思考下需要運用哪些方法和技術去實現目標。因此,制定戰略框架有助于樹立方向,最終一步步管控計劃進程。
2. 計劃啟動
第二個部分也很重要。有別于其他行業,我們大多數的工作來自于項目,尤其是大項目。即便你的公司已經完全實現數字化,一旦某個項目合作伙伴不愿意配合,你的利益便會受損。反之,如果所有項目參與方都在同一個平臺、同一個流程上協作合作,公司將收獲利益最大化。在我看來,要真正實現數字化,我們不能照搬其他行業的模式,而應該“量身定做”自己的數字化戰略。
3. 企業轉型
第三步是你的決心。很顯然你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要做什么,如數據結構、計劃流程、軟硬實力等諸如此類的東西。
以上便是建筑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制定數字化戰略時需仔細考慮的3個步驟。
努力擺脫困境,否則別人會比你先行一步
我們問業主、承包商和供應商,提高生產力的最佳解決方案是什么?
要穩握數字化建設的勝利,你必須保證整個價值鏈無間的協同合作。這意味著你需要建立同盟,確保合作伙伴愿意與你一同前進,而單打獨斗是不會成功的,你需要找到技術合作伙伴、項目合作伙伴,還有投資者,你還需要將各種數據共享,這就需要一個集成的平臺,提供唯一真實數據。

總得來說,你可以繼續爭論你要做什么或行業發展為何會如此困難,也可以擺脫困境大步往前走。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什么都不做,而別人做了,那么你很快會被取代,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編輯:epc